謝曉冬教授
沈陽軍區(qū)總院全軍腫瘤中心主任
主任醫(y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國抗癌協(xié)會理事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
CSCO抗腫瘤藥物安全管理專家委員會專家
CSCO腎癌專家委員會專家
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標志專委會副主委
全軍腫瘤學專委會副主委
中央軍委保健專家
醫(yī)脈通:請問什么是CRF?現(xiàn)今我國CRF管理策略制定的相關工作在國際上處于什么地位?
謝曉冬教授:腫瘤相關性疲乏(CRF)是腫瘤患者的一種持續(xù)性的疲乏感覺,是晚期腫瘤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大約有25-35%的晚期腫瘤患者會出現(xiàn)CRF相關癥狀。
發(fā)生CRF的患者不會因休息而緩解,使患者的日?;顒邮芟?。在降低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患者的預后。
在歐美國家,對患者的心理、生活質量、生活方式等的干預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有關CRF的管理的相關研究已經有很多。
已經有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應用一些激素類藥物、天然藥物或非藥物手段進行干預,他們在逐步建立CRF管理的理論體系。
但是,我國腫瘤醫(yī)生對CRF的認知尚有很多不足。目前CRPC專委會正在廣泛吸納多學科的意見和建議,致力CRF中國專家共識的建立。同時呼吁國內開展更多的CRF相關研究,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如果我國可以在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干預、心理干預等領域取得進步,那將推動我國腫瘤個體化診療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醫(yī)脈通:CRF相關研究的開展和共識的建立對腫瘤診治的臨床工作有何意義?
謝曉冬教授:開展CRF相關研究工作對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有著深遠的意義。
對于晚期的腫瘤患者來說,常常由于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導致體力變差。例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放療相關骨相關事件等等的發(fā)生率很高,一旦發(fā)生已經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如果晚期腫瘤患者再同時并發(fā)CRF、腫瘤惡病質等腫瘤自身引起的相關癥狀/綜合征,那么就會進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并可能造成心理問題,使患者喪失進一步治療的信心。
所以,我們在此呼吁的不僅是單純的重視CRF管理策略,而是要對患者通過社會、心理、生活質量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建立個體化治療的綜合體系,從而真正實現(xiàn)腫瘤診療策略的最優(yōu)化。
醫(yī)脈通:真實世界中我國CRF管理的現(xiàn)狀如何?您對未來有何展望?
謝曉冬教授:目前,我國對CRF管理意識的宣傳尚處于初級階段,在實踐層面和理論層面均存在不足,主要是對CRF管理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實踐層面上,在我國的腫瘤醫(yī)院中,具備獨立姑息治療病房的癌癥中心少之又少。而在腫瘤內科、外科、放療科等相關科室的臨床實踐中,CRF管理的理念也未植入到臨床醫(yī)生的腦海中去,原因就是對CRF的重視度遠遠不足。
理論層面上,我國現(xiàn)在關于CRF管理尚未形成統(tǒng)一認識。本次大會公布了CRF治療相關共識的討論稿,初步供大家討論、修改和補充,就是為了建立我們自己的理論體系。
由于CRF是身心共患的疾病,需要應用藥物干預、心理暗示、物理療法等多種干預手段進行綜合治療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并且,我們亟待通過調查問卷、網絡等方式建立關于CRF的完善評分量表,為開展CRF相關前瞻性研究提供一個可測評某種干預手段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規(guī)范,才能進一步更好的建立CRF相關循證醫(yī)學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