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cdaid-science.wikispaces.com
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型的轉移抑制子通路,研究者Dario C. Altieri說道,轉移性疾病是癌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們在開發(fā)癌癥靶向療法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然面對藥物耐受性等挑戰(zhàn),而且我們對于癌癥轉移發(fā)生的機制也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研究或許能幫助研究者研究腫瘤可塑性如何引發(fā)癌癥轉移的擴散,或為后期開發(fā)癌癥新型療法提供思路。
腫瘤細胞必須適應非常極端的環(huán)境,比如缺氧、缺少營養(yǎng)物質以及毒素水平較高等環(huán)境,這個過程稱之為腫瘤可塑性,腫瘤細胞需要重新編程其代謝來滿足細胞的能量需求;在壓力狀況下,腫瘤細胞通常會被迫操控細胞增殖和運動之間的開關,而這兩種細胞行為均需要較高的能量,其也能夠改變局部腫瘤生長和轉移擴散之間的平衡;此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就鑒別出了線粒體在癌癥侵襲和擴散中的關鍵角色。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Altieri及其同事描述了蛋白質SNPH所調節(jié)的一種新型轉移抑制通路,蛋白質SNPH最開始是在神經元細胞中被發(fā)現的,隨后研究人員在很多正常和腫瘤組織中就發(fā)現了一種新型更短的SNPH突變體,該突變體位于線粒體中,扮演著腫瘤細胞增殖和轉移之間的分子開關的角色。
研究者在前列腺癌和膠質母細胞瘤細胞的體外研究中對較短的SNPH突變體的功能進行了研究,他們剔除了細胞中SNPH的表達同時觀察細胞的能量缺失情況,包括氧化性壓力以及癌細胞擴散的抑制等;他們發(fā)現,驅動SNPH的表達能夠抑制線粒體在細胞膜中的重新定位,同時還會降低細胞的運動性;相關研究結果表明,SNPH能夠促進腫瘤細胞增殖以及癌癥轉移擴散。在對黑色素瘤小鼠模型進行的體內研究中,研究者證實了蛋白質SNPH在控制癌癥轉移上鎖扮演的角色,同時還發(fā)現,線粒體的定位需要蛋白質SNPH。
此外研究者還發(fā)現,壓力條件能夠抑制SNPH的表達,因此關閉SNPH似乎是腫瘤可塑性發(fā)生過程中的一種關鍵機制,其能夠促進腫瘤細胞轉移到機體其它組織位點。研究者Jae Ho Seo表示,蛋白質SNPH表達水平的降低似乎是腫瘤進展的標志,其同腫瘤發(fā)生轉移以及患者預后較差直接相關;相對于正常組織而言,這種新型的壓力調節(jié)性通路能夠在癌細胞中被選擇性地利用,這或許就給研究者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治療途徑來幫助特異性地干擾轉移性癌細胞的代謝需求。
原始出處:
Caino MC, Seo JH, Wang Y, et al. Syntaphilin controls a mitochondrial rheostat for proliferation-motility decisions in cancer. J Clin Invest. 2017 Sep 11, doi: 10.1172/JCI93172